把信访工作做到百姓心坎儿上
张丹
市中院立案庭法官助理
自2020年8月入职南通中院,张丹从事涉诉信访工作已然四个春秋。“每封群众来信都要阅看、每个信访诉求都要核实、每件办理结果都要反馈”,这是她一直坚守的工作原则。
做实审判的“后半篇文章”
“叮铃铃……叮铃铃……”立案庭109办公室内,电话声此起彼伏。
某工程公司的法人李某,上午刚和张丹沟通了一个小时,当日下午又急切来电询问信访案件办理进展。
“我明白案件生效面临执行,您现在肯定非常着急,但是即使案子进入再审程序也不影响执行。”张丹再次耐心解释,“您反映的情况已交办到原承办业务部门办理,按规定60日内将反馈结果。若有最新情况,我会第一时间跟您联系。”
她深知绝大多数信访人都是听道理、讲道理的,得多一份耐心、同理心与责任心,倾听他们心里的“疙瘩”,把程序讲清、把法理说透、把情理理顺、把心结打开,便有更大几率在程序内化解纠纷。
刘坤院长多次强调,信访工作绝不仅仅是少数职能部门,法院少数人去思考去做的事,法院干警都需要有贯穿审判执行的“信访意识”。自“有信必复”工作推进以来,立案庭作为牵头部门,主要由张丹负责。通过实行“微管理”,借助各大信访平台实现了所有来信精准分流、适时提醒、重点督办等,让承办法官直面信访人,将判后答疑、服判息诉工作做到极致。今年以来登记办理“访”类事项1916件,同比下降17.2%,回复率达100%。
让涉诉信访“长牙齿”
“孙某,这里是南通中院立案庭,您反映的案件本院已决定启动院长发现程序,立‘民监’案件复查。”这已经是今年通过“访监”程序审查发现案件审理可能存在瑕疵,进入审判监督程序的第7个案件。“有任何需要反映的,多和承办法官沟通……”深刻明白信访人多年维权的心酸不易,张丹总是忍不住多叮嘱两句。
“张法官,不管最终案件结果如何,我都很感激,谢谢你们让我有路可以走。”电话那头,孙某连连道谢。
信、访、网、电各渠道反映的信访事项均由立案庭扎口办理,如何在海量投诉中练就“火眼金睛”?市中院立案庭成立了由庭长、副庭长、从事信访工作十余年的四高法官以及两名法助组成的工作小组,专门负责“访督”“访监”“访终结”案件的审查,张丹便是其中一员。通过健全重点信访案件督办制度,留意梳理信访投诉中反映审执行为不规范、释法说理不充分、司法作风不严谨等问题,持续强化信访监督职能,让涉诉信访真正长出了“牙齿”。
信访是最佳“练兵场”
涉诉信访的源头在“诉”,多年在信访岗位的历练让张丹有意识地注重实体案件的审判效果,力求一揽子解决纠纷。
在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时,上诉人主张其已根据对方公司盖章的《指示付款文件》给付全部货款,但该公司认为《指示付款文件》为其离职员工私盖,上诉人系明知,一审判决要求上诉人进行二次给付。
二审听证时,张丹了解到纠纷发生的起因是该员工与被上诉公司之间亦存在其他经济纠纷,上诉人无辜“躺枪”,而一审法院之所以认定上诉人系明知,亦是种种迹象表明上诉人与案涉离职员工交情颇深。
考虑到此案判定维持必然会引起至少两起纠纷,一是上诉人将会起诉案涉离职员工进行追偿,二是该员工也会因其他经济纠纷起诉被上诉公司。思索再三,张丹决定二次听证,并要求上诉人通知离职员工一起到庭。
二次听证中,张丹结合经济、时间、精力成本等为三方详细分析利弊,积极为离职员工争取与被上诉公司对账的机会,引导三方围绕主要矛盾寻求解决路径,避免在“分岔路”上平白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终上诉人主动撤回上诉。
信访工作,有时是化解,常常去安慰,总是在倾听。而详细了解案情始末、耐心倾听诉辩主张、情理法并用实质解纷正是成为一名合格法官的必备素养。“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在信访这最佳‘练兵场’上,我会持续夯实法律基础、打磨沟通技巧、提升解纷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法官时刻准备着。”张丹坚定且自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