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2023年四季度“办案之星”——王立朋法官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2-19 10:33:07 打印 字号: | |

法官,是社会正义的维护者,是司法公正的践行者。在进入法院的十几年间,经手过上千个案件,我最欣慰的时刻莫过于当事人在自己的案件中既感受到法律的尺度,又感受到法官的温度。

法律最大的功能在于定分止争

《管子·七臣七主》记载:“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所谓定分止争,系指通过确定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来止息纠纷,化解矛盾。对于法官而言,定分、止争都是重要的司法目标,定分更是止争的重要手段,只有准确厘定权利及义务,划定责任范围,才能够通过调解、判决等方式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在我承办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均为知名国际企业在我国设立的独资子公司,案涉纠纷发生后,双方一度互将对方母公司列为本案及反制案件的当事人。为减轻当事人诉累,经多次联系双方代理人,经过充分的释法说理,双方基于对法院的信任各自撤回了对对方母公司的起诉。

因案涉标的物所产生的质量争议发生在国外,双方各执一词,事实认定难度较大。经过几个晚上的“挑灯夜战”,对双方数千页证据进行综合分析,才得以厘清案涉合同的履行情况。经充分衡平未能实现合同目的给双方带来的损失及合同履行过程中各自的过错程度,最终判决被告返还原告已付合同项并根据比例原则判令赔偿原告因其违约所造成的合理部分损失。

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被告按照判决内容积极履行了赔付义务,该起历时近三年的跨洲合同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句法律谚语在民间借贷案件的裁判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民间借贷作为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的私人资金融通行为,其非规范属性决定了案件审理中往往不能仅依据“表面证据”来认定相关事实,而是要结合经验乃至心证,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尽量还原客观真相,进而做出公正裁判。我承办的沈某和陈某民间借贷纠纷案就属于其中较为典型的一起案例。

沈某和陈某系表兄弟关系,2014年双方开始发生借贷往来。2019年6月,陈某向沈某出具《还款计划》约定2019年10月15日前向沈某总计还款150万元(多退少补)。后在还款过程中发生争议,陈某认为其实际已经过付,遂以双方间银行转账流水为依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沈某返还276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一审法院经过对双方转账往来记录的梳理计算,认为陈某过付款项为185万元,于是判决沈某返还上述款项,沈某不服提起上诉。经过审查双方间几十页、近千笔往来明细、并调取相关证据,我发现双方间存在多种性质的经济往来,除案涉借贷关系外,还存在支付代办公司酬劳、信用卡套现转账、代还他人款项、借用账户贷款走账等多项往来。所以只是简单地通过对双方转账往来的计算来认定是否过付,显然有悖常理,也不符合双方真实的债权债务情况。加之,陈某亦未举证证明其具体的还款本金及利息数额分别为多少,具体的过付款项如何组成,甚至还出具承诺还款的计划。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二审最终认定陈某所谓过付的主张不能成立。遂改判驳回陈某的诉讼请求。该案也受到了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的高度赞扬,沈某收到二审判决后,虽身在外地但还是第一时间赶来赠送锦旗表达谢意,情绪激动地向法官表示正是法院的公正裁判扫去了笼罩在其家庭上空的阴霾。

法槌起落不过一秒,胜败皆服需砺一生。作为一名手握审判权的法官,我将继续做好法律的践行者,把法律说清,将道理讲透,让心结打开,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司法回应人民关切,让人民群众切实感觉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责任编辑:中院宣传教育处